发布单位:安徽金启石化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2-7-6
润滑脂使用温度
润滑脂在温度下降时硬度会增加,影响正常输送,造成润滑脂不能充分到达润滑点,机器冷启动时缺乏润滑。润滑脂的使用温度**高于冷启动时环境温度,在较低的温度下(如接近-30℃),应该使用合成润滑脂,例如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润滑脂。
润滑脂的使用温度:润滑脂有一项指标是滴点(dropping point),但是滴点不等于使用温度,润滑脂允许的使用温度一般要比滴点低30℃~50℃,不要超温使用,尤其是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。超过滴点的润滑脂就算冷却下来,性能也已经遭到破坏,不宜使用。
润滑脂低温性能
在低温条件下,润滑脂会变得更稠,也即硬度增加,润滑脂的低温性能也和基础油有直接关系。就像食用油一样,常温下液态,低温会流动性降低甚至停止流动。当降至某个温度时,润滑油停止流动,这个温度称为倾点(pour point),倾点低的润滑油可以在---温度下使用。矿物油的倾点一般在-20~-30℃,但是倾点一般要求比使用温度低。
填充过量的脂还会造成多余的润滑脂从润滑部件漏失,给机械运转带来---的影响,润滑脂的适宜填充量有多种不同的经验公式计算。
一般讲,对密封轴承、润滑脂的填充量以轴承内部空腔的1/3-2/3为宜。当轴承中填满润滑脂温度升高。
为什么要补充和更换
润滑脂在使用中会发生氧化变质,基础油减少,有时因混入外界杂质恶化而失去润滑作用,或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消耗。因此,**定期补充和更换润滑脂,以满足部件的润滑要求。
稠度是指塑料性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程度。如同粘度是流动性的表征一样,稠度是可塑性的一个特征。稠度通常用锥入度表示之。荧光是指从脂的表面约45°角的方向通过日光反射的办法所观察到的脂表面的颜色(通常为蓝色或绿色)。荧光与油中吸收的紫外光有关,在人造光源下观察时可能看不到。稠化剂:稠化剂是润滑脂的重要组分,稠化剂分散在基础油中并形成润滑脂的结构骨架,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中。